
長路蓬勃向瀟湘——永零一標項目建設掠影
10月4日,在永零一標馬坪互通施工現場,大型汽車泵圍繞在匝道橋周邊,長長的布料臂均勻拂過現澆箱梁,將混凝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梁體中。經過11個小時的澆筑,第三聯底腹板5203C50砼的澆筑任務圓滿完成。
開工一年之后,在這片山地連綿的湘南之地,一條高速公路已經初見雛形。從精準快速開局,到質量安全控制,再到青年員工接力,項目建設中每一個閃光點,都出自一支“老辣”與“朝氣”兼具的建設團隊,更來自經驗與果敢的碰撞交融。
(一)“一邊炒菜一邊煮飯”
永州至零陵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起于永州市冷水灘區石溪坪村,與衡永高速相接,并設立馬坪樞紐互通與二廣高速相接。路線往西跨洛湛鐵路、蘆洪河后,于端橋鋪鎮塘口村順接本項目第2合同段,全長7.665公里。
在項目建設前,這里是一片叢山峻嶺,前期規劃便從這片深山中開始。
“當時沒清表,沒有路,我們都是翻山越嶺,現場踏勘,整個線路的每一塊地都被我們走遍了”,永零1標項目黨支部書記謝敬華介紹。他還記得有一次爬上最高的山坡,站在山頂上,看到現場的地形地貌,發現那里原本設計的五級邊坡存在優化空間。經過仔細測算,他們最終將其降為四級邊坡,不僅大大降低了建設及今后運維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也方便了施工。
就這樣,他們前前后后花了一個月時間,來詳細了解這條線路的“身世際遇”,規劃全線選址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評估總體的工程量、策劃施工組織。
項目經理熊立勇用“精準”來形容整個規劃的過程。“前期所有的便道規劃、臨建規劃、先期開工點、預制梁場的位置,包括架梁怎么架,樁基的施工方法等等,都要精準地定下來。”這種“精準”,不僅體現在內容方案的準確度,也體現在時間的把控,在落實到施工過程中時,需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卡住,穩步推進。
規劃完成后,他們的準備工作卻并未就此停步。大山走遍了,他們又開始往返于當地自然資源局、林業局、水利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溝通辦理項目臨時用地,在主線紅線交地之前,項目已經完成了項目駐地、場站、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等施工準備工作,并已完善相關手續,為項目前期快速開局搶占了先機。“就像吃飯一樣,我們一邊炒菜一邊煮飯,而且碗筷都擺好了,只要菜一熟,我就能開飯了”,謝敬華這樣比方道。
良好的開局是成功的開始。“永零一標的進場體現了‘快速建造’的理念,充分說明這是一支有著豐富經驗的項目團隊,為項目建設‘高開高走’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分公司經理朱忠民對此十分贊賞。
(二)質量安全“形影相隨”
箱梁擠壓損壞墊塊自檢、箱梁保護層自檢、箱梁梁長自檢、箱梁底腹板綁扎尺寸自檢……在永零一標梁場,現場檢查工作與施工內容“形影相隨”。
建設過程中,質量管理一直是項目關注的根本。為加強質量管理,項目持續開展日常檢查,對多個新開工點均在第一時間按要求自檢完成。班組堅持“三檢制”,自檢合格后,專職質檢員進行全面檢查驗收。然后由項目部質檢工程師請監理驗收簽認。同時,由質檢部每周組織一次質量檢查,由總工程師每月組織一次質量檢查,召開一次工程質量總結分析會,確保質量可控。
工程工藝的控制同樣受到高度重視。以馬坪互通樞紐AK0+793匝道橋現澆箱梁首次澆筑施工為例,為確保成功澆筑,項目部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從方案論證、支架墊層硬化、支架搭設、到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支架預壓,嚴格按照規范化及首件驗收制度的要求進行管理、確保施工有序穩步推進。
而在白魚塘二號橋0號橋臺與1號墩右幅,因臨近懸崖陡坡,原設計的衡重式擋土墻無法滿足要求,項目部積極尋求新思路、新方案,最終采用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并科學組織施工,解決了地形復雜地區無法設置重型擋墻的困難。
6月5日至7日,三場別開生面的安全教育培訓先后在項目部舉行,為加強施工隊伍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水平,項目部連續對梁場隊伍、鋼筋隊伍、通涵隊伍進行培訓。自進場以來,項目上下繃緊“安全”這根弦,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建立安全制度、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同時通過做好全面且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執行“一會三卡”制度、開設安全積分超市等措施,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質量與安全共同為進度保駕護航。截至9月底,項目部累計完成路基挖方66.1萬方,占比100%;填方完成127.14萬方,占比100%;路基精加工4.44km,占比80%;通涵完成38道,占比100%。橋梁樁基完成375根,占比93%;立柱完成322根,占比73%;預制梁217片,占比37%,梁板架設140片,占比24%,整體施工進度全線領先。
(三)“老道”托舉“年輕”
51%,這是永零一標項目團隊中90后占比的數據。
在“老道”的外表之下,“年輕”也成為這支團隊的一大特征。如何培養青年員工,成為擺在項目部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通過召開青年員工座談會,以及平時的溝通中,我們發現現在的新員工希望能夠進行崗位流動,多熟悉其他崗位工作,也有利于自己的本職工作”,謝敬華表示,“同時從我們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作為工程類企業,不論從事哪個崗位,都要對我們路橋工程有基本的概念,所以我們希望他們從測量工作鍛煉起,因為測量需要看圖紙、要上工地,是最基礎的。”
為此,他們創新“師帶徒”制度,將新進員工先安排到測量隊學習,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溝通談話,結合他們的個人意愿和項目需要來調整崗位。
對于已經適應項目生活、肯吃苦肯上進的優秀青年員工,項目部也不拘一格,敢于給年輕人“壓擔子”。
“比如我們的技術合約部部長周韜略,他原本是做測量的,我們安排他做合約工作,他也頂住壓力去學習,最終扛下來了,擔任技術合約部部長以來,各方面評價都很不錯。”熊立勇介紹,尤其在去年年底接手結算工作的過程中,這位年輕的“95后”員工抓緊一切資源,積極學習業財稅一體化知識,和同事熬了三個通宵,終于如期完成結算工作,體現出了年輕人的沖勁和干勁。
在日常工作中,前輩們的“傳幫帶”更是無處不在。不論是他們以身作則、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是悉心指導,細致溫暖的關懷,都讓青年員工受益匪淺。
“在青年員工培養方面,永零一標不斷在進行探索和創新,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為青年員工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他們的做法很具有代表性。”二分公司黨總支書記肖廣喜表示。
瀟湘潮涌,金秋十月,項目仍處在建設黃金期。在永零一標施工現場,全體參建人員正戮力同心,加快施工步伐,朝著全面實現2022年度建設目標任務不懈奮斗。這條承載夢想的長路,將以蓬勃的生命力,迎來大道通途的華麗蛻變。(黨群工作部 蘇美滋)
下一篇:湘南大地筑精品——衡永九標項目建設紀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