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橋新青年|詹凱:胸懷“四心”行大道
【人物檔案:詹凱,男,1996年生,2018年入職湖南路橋,先后在交通工程分公司清云高速JA4標、大豐華高速公路豐順至五華段JA標工作,任項目內業主管、合約科長,2021年榮獲廣東省大豐華高速公路“感動豐華人物”榮譽。】
坐定下來的詹凱,戴著圓框眼睛,雙手搭在桌面上,安靜且斯文,讓人很難感受到情緒的變化。而有兩個時刻,你會發現他的眼里突然變得有光,一個是談及籃球時,這個在10歲那年愛上籃球,12歲把NBA球星詹姆斯奉為偶像的大男孩,籃球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詹姆斯”也成為他在公司的另一個名字;另一個則是在談及路橋生活時,這個從農村進到縣城見到湖南路橋的工程施工現場,便萌發成為路橋人理想的大男孩,從畢業入職湖南路橋,在三年多的時間里,用責任心、進取心、同理心、務實心,沉淀著他的路橋“詹姆斯”氣質。
▲2021年,詹凱在項目部料場檢測進場材料各項指標
責任心:“不抱怨,不推諉,奮力交上滿意答卷”
“學會有責任心,是我來路橋上的第一堂課”,剛剛畢業的詹凱,便被安排到廣東省清云高速項目,這是一個工期要求緊、人員配備緊張的項目。與他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同樣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項目經理羅剛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最大的印象就是,“覺得這是兩個青澀、樸實的男孩子,所以,對他們能不能堅持下去,我們是沒底的”。
一到工地,兩個人就直接被安排做內業工作。內業工作往往需要橫跨幾個部門,比如承擔工程部門的施工技術方案報審工作、質檢部門的日常資料填報、計劃部的工程計量及變更申報等等,工作量大且雜。而對于機電專業畢業的詹凱來說,更是面臨著專業門檻的挑戰。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與他同來的路橋專業科班出身的男孩沒能熬到一個月便選擇了退出,詹凱卻堅持了下來。更讓項目領導驚喜的是,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詹凱學習能力非常強,很快就能上手,最緊要的是,他身上那種“不推諉、不抱怨、不拖延”的品質,讓項目經理欣賞不已。
▲清云高速聲屏障、標線、波形梁護欄工程資料圖片
回想起最初的經歷,詹凱坦承,在面臨繁雜且看不到頭的工作時,他也有過打退堂鼓的念頭,但是,在路橋內部廣泛開展的“師帶徒”制度,讓他在師父身上,感受到一種責任的力量,“當時,我的師父就是項目經理,他除了非常熱心地教我做事外,更用他精益求精的敬業態度,讓我看到了路橋人的擔當,也逐漸讓我明白,只有扎實做事,才能走好職場第一步。”
在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非路橋科班出身的詹凱,除了利用業余時間惡補專業知識外,就是用加班加點的工作狀態,迅速融入團隊,并且逐漸掌握專業知識,很快就能獨立承擔項目的所有內業工作。
內業工作往往牽涉到與業主方的對接,詹凱把責任感延伸到對業主工作的配合上,除了與業主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外,還通過工作模式上的創新,在計量變更、檔案管理等方面想業主之所想,在業主組織的多次評比中,項目都獲得突出的成績,也提速了整個項目的進度。在大豐華高速項目上,因為有詹凱及團隊伙伴們的出色表現,項目不僅在不到八個月時間里率先通過交驗并實現通車,并在通車三個月內完成項目所有變更及結算工作。詹凱的高度責任感,贏得業主和項目部的一致贊賞和認可,在2021年6月,他獲評廣東省南粵交通大豐華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感動豐華人物”榮譽稱號。
▲2021年,詹凱榮獲“感動豐華人物”
進取心:“不甘于現狀,定能有所斬獲”
“喜歡并崇拜詹姆斯,并非因為姓名上的同音,而是被他的經歷所感召,詹姆斯從一個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靠的就是他的進取心,這也是偶像的魅力”,在詹凱看來,自己能一步步從農村走出來,也正是被偶像這種精神所激勵,這也是他能在項目一線扎根的重要驅動力。
初到項目時,詹凱盡管只是負責內業工作,但他并不滿足于此,他知道要做好內業工作,還必須到施工現場去,“有一段時間,我幾乎天天泡在工地上,早上六點就起來,向項目領導請教,向勞務工人請教,很快就大致摸索出施工的一些門道”,從后來的工作來看,這段經歷對他來說是大有裨益的,“這種充實的工作狀態,不僅可以讓我學到很多東西,還能讓自己的心里覺得特別踏實”。
2020年10月,在廣東大豐華項目上,作為內業負責人的詹凱,面臨著新的挑戰,他要在分公司所有項目中第一個使用集團推行的業財稅信息化管理系統。新系統的應用,給當時的項目運轉帶來相當大的壓力,項目一度面臨計量發票開不出、臨時賬戶有錢付不出的局面。詹凱帶動項目其他同事迎難而上,反復翻閱軟件指南,請教指導老師,逐步熟悉新系統的各個管理模塊,最終成為分公司新系統應用方面的能手。
“現在回想那段時間,每天都會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有時甚至要通宵,累肯定是累,但相比起后來的成就感,那些累實在算不得什么”,在詹凱眼里,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進取心,那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如同失去了靈魂。
▲2020年,項目經理與詹凱一起學習業財稅一體化系統
同理心:“多為他人著想,成為受歡迎的人”
雖然身為95后的新人,但詹凱卻能“老少通吃”,與不同年齡段的人都融洽相處。在項目上,他似乎與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年紀稍大的同事,如果遇到電腦使用上的問題,他總會不厭其煩地耐心解惑;對于那些不會使用電腦處理報賬流程、打印文件的同事,只要有需要,他都會熱情地“代勞”;而與那些來自天南海北的農民工朋友,詹凱更是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經常穿梭于他們的生活區,幫他們排憂解難。
“這些對我來說,其實是小事,但對他們來說,就是費神的難事,我稍微幫一下,就能解決他們的大難題,這本身就很劃得來”,其實,詹凱的這種“熱心腸”,更可以追溯到他的成長經歷。他的爸媽早年因為生計原因南下打工,每年的寒暑假,詹凱才有機會來到爸媽身邊,這樣一些經歷,讓他見識到農民工的不易,也讓他對他們生發出“同理心”。在詹凱看來,如果每個人都能換位思考一下,很多人際關系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項目以及一個公司來說,多一點同理心,團隊也會更融洽,更有戰斗力。
▲大豐華高速波形梁護欄、標線、標志工程資料圖片
務實心:“做好每一件事,小進步也有成就感”
三年多的項目工作歷練,對業務工作已經相當熟練的詹凱,依然認為自己是職場新人,“尤其是在路橋施工領域來說,我這個階段,正是學本領、沉淀自己的時候,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最大的任務,就是多學習、多歷練”。
當問及自己的成長經驗時,詹凱在提到“責任心、進取心”之外,著意強調了“務實心”,在他看來,無論在哪個職場,都不應該急功近利,而應該持有一顆務實心。有了務實心,才能讓自己沉下心來。
不過,他也分享了自己“享受”成就感的小秘訣——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從點滴進步中收獲成就感,“年輕人也是需要成就感的,如果沒有大的業績支撐,把小事做好,也可以視為業績”。詹凱說,雖然自己才經歷兩個項目,但是看到項目完工并且順利通車,心里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之前廣東的兩個項目相距不遠,我還會利用一些時間,去通車的項目再走一走,開車行駛在自己修過的高速公路上,那種自豪感,應該是一般人沒辦法體會的”。
如今,因為工作安排,詹凱暫時調回公司本部鍛煉,這也是他自畢業之后,首次體驗所謂的“白領”生活,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項目上“辦公室-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如果不加班,我就會呆到宿舍里做個宅男。在公司本部,我能學到在項目上所不能學到的東西,但從心里來講,我更想過那種全年無休、塵土飛揚的日子”,詹凱笑著說。
“我很樂見公司涌現出像詹凱這樣的新生代。公司未來的發展,還需要更多像他這樣的人才,他的‘四心’對年輕人,對大多數人,都是有參考價值的。對我們來說,需要從培養機制上進行保障,讓詹凱這樣的人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要讓更多這樣的人才脫穎而出”,交通工程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涂向東如是說。
下一篇:路橋新青年|苗號:我的法寶是“勤”和“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