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橋新青年|劉永保:一直在路上
【人物檔案:劉永保(左),男,1987年生,中共預備黨員。2010年大學畢業后入職湖南路橋,先后擔任測量員、測量主管、合約科長、工程部長,現任平益六標項目總工。】他常說自己是個“浪子”,參加工作11年,從邊城永順到洞庭湖畔,從黑茶之鄉安化到革命老區平江,劉永保一直奔波在施工一線,不管在哪個項目,在什么崗位,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傾情付出。
2010年9月,大學剛畢業的劉永保,作為湖南路橋的一名新人,被派往偏遠的張花高速21標工作。他二話不說,收拾好行裝就去了湘西永順。
張花高速項目部在永順縣一個偏遠的小鎮邊上,剛到的時候確實有點失落,跟想象中的工作完全不一樣,生活艱苦,工作枯燥,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劉永保,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好在同行的還有幾名同齡人,大家互相激勵,一起挺過了那段難捱的日子。“劉永保那真是個能吃苦的漢子,每天扛著十幾斤的測量儀器翻山爬坡,臉曬得黢黑,但從不喊累。”曾和他一起在張花項目共事的同事陶均這樣評價。
“只要公司有需要,我就服從安排。”這是劉永保經常說的一句話,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十多年里,因工作需要,他多次往返于湖湘大地多個縣市,哪個項目建設需要他,他就在哪個項目。年輕的他,就參與了張花高速、馬安高速、平益高速等多個大型公路項目的建設,也經歷過洞庭湖沿湖治理一期市政項目的歷練。多年的工作,不斷的遷徙,他毫無怨言,更多的是感激公司給了他平臺,讓他不斷成長成才。
▲張花高速資料圖片
剛參加工作,劉永保選擇的是最為艱苦的測量工作,每天跟著師父爬山涉水,從最簡單的立桿、打樁開始干起。從此,他翻過工地的每一座大山,扛著儀器跑到幾百米的山上找導線點;爬過50多米高的薄壁墩,在簡易的工作平臺上進行測量放樣工作。雖然工作枯燥,但他沒有停止學習的步伐,經常主動向師父和同事請教,努力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與現場經驗相融合,不到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測量的基本操作技能,開始獨立進行測量工作。
在張花高速項目,劉永保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項目一個互通主線橋匝道的鋼管支架測量放樣。當時因為項目的卡西歐計量器沒有匝道坐標計算程序,無法進行支架的坐標計算,他在網上找相關匝道計算程序,對照曲線參數表的各種數據,最終成功完成匝道坐標程序的編寫任務,當計算器計算的坐標與設計坐標完全吻合時,他感到由衷的高興,那時他心里就想:“只要認真做一件事,就沒有做不成的”。
測量工作要求非常嚴謹,稍有差池,就會對施工產生不利影響。項目互通主線橋第五跨鋼管樁基礎放樣后,施工現場根據測量數據安裝好鋼管支架后,劉永保發現有一根鋼管支架高度高于蓋梁支座墊石,肯定存在問題。經過反復核對,總算找出了問題的原因,并通過和現場技術人員共同努力,終于解決了問題。這件事雖然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但也為他敲了警鐘,“測量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一定要細致細致再細致。”劉永保經常這樣告誡自己。
測量工作是劉永保經歷的第一個崗位,正是因為測量,培養了他對數據的敏感性,鍛煉了他與現場施工人員的溝通能力,也讓他養成了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為他后來的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1年12月 劉永保在平益高速施工現場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3年6月,公司初次涉足市政項目,新承接的岳陽市洞庭湖沿湖治理一期工程開始進入籌備階段。因為市政項目當時是公司的新業務,沒有什么人愿意去。而劉永保在接到公司調動通知的第二天,顧不上回家一趟,就匆匆坐火車從湘西工地趕赴岳陽洞庭湖項目。
剛到岳陽項目時,項目部當時僅有一份初步設計圖紙,業主又要求盡快開工,劉永保便開始快速熟悉圖紙,聯系設計院布置導線控制點,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現場紅線測量工作。他還發現了許多設計不符之處,通過與設計單位溝通,在正式圖紙下發之前及時報批修改,為項目節省了施工成本。
在岳陽項目,劉永保既要負責測量工作,同時第一次負責計量工作,任項目合約科長。為盡快勝任新的工作,他不斷學習合約知識,白天上工地測量放樣,晚上整理簽證及計量資料。為保證簽證資料的有效閉合,他長期帶著一個傻瓜相機拍攝工地隱蔽工程照片,幾年下來,僅工地現場照片就達10多個G。付出總是有收獲,2017年岳陽項目順利完成跨京廣鐵路上跨橋架設施工,2016年被評為湖南省第五屆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劉永保這小伙子很不錯,工作思路很清晰,能吃苦耐勞,很有上進心。”業主單位洞庭新城公司副總經理王艷興這樣評價他。
2017年7月,因業主進行資產重組,要求項目在半個月內完成審計工作,業主與市審計局達成了“一審定終審”的方案,項目成敗就在這一次審計。公司安排劉永保負責這次審計工作,但他從沒有做過審計工作,可以想象當時的壓力有多大。在長達半個月的連續對審過程中,他白天跟審計單位據理力爭,晚上回項目收集相關資料,由于前期簽證工作準備充分,終審圓滿完成,超過預期目標。當他從審計局大門出來時,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就接到公司的電話,要他馬上到馬安高速二標工作。他沒有任何怨言,立即趕赴馬安項目工作。
2018年4月,正在馬安項目埋頭苦干的劉永保又接到公司通知,要他負責岳陽項目沿湖景觀工程的剩余工程。從此,劉永保開始安化岳陽兩頭跑,安化到岳陽300多公里,三個半小時的車程,他一個人開著車,來回奔波,一個月最少要來回跑四五趟,有時夜里開車實在太累,他就在服務區瞇一會再繼續前行。經過不懈努力,最終項目在2018年底順利完成竣工驗收,得到業主好評。
▲2016年,岳陽市沿湖治理一期項目被評為“湖南省第五屆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
2019年初,正當劉永保忙著岳陽掃尾項目的竣工審計時,他又被公司派往平益項目開展籌備工作,并擔任項目總工,負責技術和質量工作。到項目后,他在極短時間內熟悉了工作,順利完成項目前期技術準備及臨建布置工作。為了做好每個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策劃,在方案編制前,他都會先進行實地考察,再針對實際情況,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反復討論、交流,保證施工方案更加科學、合理。
為做好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三年多來,他一直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處處以身作則,堅決不突破勞務上限價和設計工程量兩條紅線,嚴控計日工和機械臺班,嚴格規范勞務結算制度,要求各科室及現場管理人員必須現場聯合收方,確保勞務收方的準確性。“劉永保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有原則、有擔當,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能夠帶領團結同事攻堅克難。”平益六標項目經理宗學鋒對他非常信任,也愿意在工作上指導和幫助他。
▲2019年5月,劉永保在辦公室熟悉施工圖紙
有時候,劉永保也常說:“從事路橋施工行業這份工作,覺得最對不起的是家人”。因路橋工作特殊性,經常在外地上班,平常難得回家一趟,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安心工作的堅強后盾。對劉永保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12月,那時他在岳陽項目忙著竣工驗收工作,妻子當時已有孕在身,在來項目探親途中,因羊水破裂導致小孩早產一個多月。那時,岳陽項目工程竣工會召開在即,劉永保白天忙著竣工事宜,晚上去醫院陪伴妻兒。他妻子生產三天后,為不影響他的工作,就主動要求回娘家休養。他常說,是家人的理解與包容,才讓他能安心做好路橋這份事業。
“有付出才能有收獲,只有沉下心來扎實工作,不斷進取,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劉永保經常和新進公司的員工這樣說。“入職湖南路橋11年,劉永保從未休過長假,一直兢兢業業工作,能走上項目總工的崗位,跟他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曾任岳陽洞庭湖項目經理潘長城這樣評價道。
如今,由劉永保擔任項目總工的平益六標已完成主體工程,他正在為項目交工驗收和終期效益而不斷努力。伴隨著公司新項目的到來,等待劉永保的又將是一路新的征程。和萬千路橋人一樣,劉永保就像一位永不停歇的趕路人,一直在路上。
▲建設中的平益高速 攝于2021年6月
下一篇:路橋新青年|黃鐘書:想看大海的魚,就在大海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