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深觀察丨寧“精”致遠,煦“瑟”韶光——寧韶二標建設紀實
十一月的寧鄉大地,彌漫著收獲的喜悅。如果立在高空俯瞰這片土地,能一眼看到,在壩塘鎮溈水河南岸“生長”出一條如絲帶、又如巨龍的高速公路,靜臥在跨越數鎮的山水之間。
公路兩旁,有著熙熙攘攘的集市,有潺潺的流水,還有裊裊的炊煙,這種充滿著煙火氣息的靈動,與高速全線飄蕩著的嶄新與活力相得益彰,似乎都在等待暖冬的檢閱。沿著公路一路向南,“湖南路橋”四個大字總能不時地映入眼簾,一直抵達路的終點。
“項目于2020年3月開工,路段施工進度我們一直走在前面,尤其是今年以來,始終在快速建造方面下功夫,上中下面層的攤鋪都是率先完成”,面對即將迎來的通車,項目經理劉詠華信心滿滿,“我們正在加大力度做最后的掃尾工作,不到最后一刻堅決不能松懈”。
回望這兩年多的項目建設,在劉詠華看來,之所以能在寧韶項目向業主、向公司和集團、向當地政府和居民交出這份滿意的答卷,有兩個繞不開的關鍵詞:“精細”與“合力”。“別看施工是個粗活,但不精細絕對做不成,做到精細離不開標準化,更離不開創新,而所有目標的達成,又必須在項目內外形成合力,要凝心聚力朝著目標奮進,就像樂器瑟一樣,多弦合奏才能彈出動聽的和弦”。
精細:設計+策劃
“很多前來檢查的領導,都對項目善用資源的特點贊賞不已,這要歸結于我們的精心設計和規劃”,劉詠華表示。
項目在勘察臨建設施用地時,敏銳地發現可以與寧鄉南服務區寬闊場坪進行資源整合,建設“三集中”標準化場地;此外,項目水穩站和瀝青站建設充分依托鋼筋集中加工廠、混凝土站等已建成設施,節約臨建成本的同時,大幅加快了水穩站、瀝青站的建設速度。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始終注重策劃和設計。項目樁基施工地質情況極其復雜,面對層出不窮的溶洞、溶蝕、夾層、破碎帶、孤石等不良地質情況,項目部成立專項技術小組,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針對性制定施工方案,采取沖擊鉆與旋挖機相結合鉆進成孔等技術措施,靈活使用鉆進設備,加速樁基施工進度,全面鋪開下構施工面,為后續制梁、架梁生產線的順利運轉,以及基本實現存梁區零存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大功率旋挖鉆機工藝的引進,大幅度提升了樁基施工質量,實現了全線樁基檢測結果均為一類樁。
面對項目全線土石不平衡、需外借土石方,且邊坡地質條件差、邊坡成型后出現多處垮方的情況,項目部精心設計,對全線地質條件差的邊坡,采取邊坡放緩方案、并減少硬防護,充分利用放緩過程中符合試驗檢測指標的土石方作為路堤填料;積極溝通業主、設計單位,對服務區等縱橫坡進行反向調整,使服務區場坪設計更為合理的同時,減少項目填方,最終實現項目土石平衡。
為提高快速建造的效率,項目部根據全線橋梁預制梁型設計及分布情況,結合樁基、下構的施工實際情況,果斷選定兩個預制梁場,以兩個梁場為據點,預制梁板安裝采取單幅推進,使制梁、架梁生產線持續高速運轉。
“把策劃做扎實,把設計做在實處,事實也證明,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讓我們在進度上始終保持先進,也產生了看得見的經濟效益”,劉詠華如是說道。
精細:標準化+創新
“項目建設容不得任何投機取巧,所以規范化建設非常重要,
我把它理解為秩序,項目上事情繁多,靠個人很難面面俱到,但只要在標準化做扎實,每個人各司其職,每道工序都有依據,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在項目掃尾負責人董仲洋看來,標準化建設是項目始終注重的,“從駐地和場站建設到施工現場管理,從質量管理到安全環保管理,從成本管控到日常的考勤管理,我們項目都有一整套標準化的流程和制度,這是我們項目始終保持高效運轉的根本所在,是打造品質工程的保障”。
“強調標準化,并不代表固守陳規,在創新方面我們也下了功夫”,劉詠華表示,有創新的標準化建設,才能有生命力。“在這方面,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創新新技術,引進新設備,創設新工藝”,這為項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品牌價值。
在韶山北互通六座跨線橋梁、涉長韶婁高速施工時,項目部精心設計跨線段防護方案、涉S50長芷高速公路施工交通疏解方案,其中防護方案采取新型依托梁體防漏隔離棚,顯著縮短了施工工期、 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確保了施工質量與安全;交通疏解方案設計中巧用S50長芷高速已建成未通車Z匝道進行交通疏解,實現項目架設上跨長芷高速主線梁板的同時不中斷長芷高速正常運營,大大節約了項目施工工期和成本。
在預制梁場建設中,引進智能噴淋自動養生系統、蒸汽養生設備,提升了預制梁板施工質量的同時,實現了預制梁板早期強度的提高,加速了梁場臺座的周轉效率,是預制梁板、架設梁板生產線高速運轉的潤滑劑。另外項目還引進了蓋梁骨架片焊接機器人、機械指揮官、智能壓實系統、唐山星斗超聲波振搗攤鋪機、全自動拉毛機、機械駕駛抹光機等新設備,實現了技術帶動生產、技術降本增效的終極目標。
項目在縱坡相對較平緩、不利排水的段落設計了PAC-13排水瀝青混凝土上面層。普通瀝青路面降雨后由于存在表面水膜,路面抗滑能力降低,同時導致水漂、濺水、水霧等問題,對行車安全會造成隱患。而排水瀝青路面采用大空隙開級配瀝青混合料作表層,排水表層下的中、下瀝青面層采用密實型瀝青混凝士,使雨天滲入到排水功能層內的水橫向排出到路面結構以外,是一種高性能、高品質的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類型。
三年來,項目先后創造復雜灰巖與溶洞地質環境下樁基成孔施工工法、上跨既有線路新型防墜落隔離棚施工工法,兩套工法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目前,工法正在申報省級工法,期待在后續施工中廣泛推廣應用。
合力:黨建+公益
在項目駐地的外墻面,有一排非常顯眼的字——爭做鷹一樣的個人,構筑雁一樣的團隊。“這是我們的人才隊伍建設理念”,如何把這種理念植入項目部每個人的理念中,并且形成強大的合力?項目經理劉詠華認為黨建是靠譜的路徑依賴,“我們認為,要產生合力,關鍵要形成凝心聚力的目標,而要凝心聚力,又必須在思想上、靈魂上固本鑄魂,黨建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上級組織的指導下,項目對黨建提出非常具體的目標:項目在哪里,黨旗就插在哪里。在項目部,除了“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常規活動之外,還成立黨員先鋒隊,奮戰一線、攻堅克難、腳踏實地地解決技術、協調等難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做到黨建、生產齊推進。項目黨支部齊抓共管,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制定了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了廉政工作目標及控制措施,建立健全上下有機互動的責任傳導機制,全面推進項目反腐倡廉思想建設,加快推進提升項目建設水平。
“社會責任擔當是項目黨建最好的教材”,歐陽進認為,項目也始終注重把責任擔當融入到黨建中來,在抗冰除雪、疏洪保暢、金秋助學中都能看到項目支部身影。三年來,除不間斷開展對當地弱勢群體幫扶等主題活動外,項目還在施工建設中下功夫。對項目線路經過的保護飲用水源地,采取填、挖方設置通長邊溝的施工方案,徹底截斷施工場地內水系與水源地的連通。這系列舉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廣泛認可和贊揚,也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評價,湖南路橋的品牌形象,也在這種公益實踐中得到塑造和推廣。
冬日的暖陽,正把如金子的陽光,鋪灑在這條婀娜多姿的高速公路上,工人們正在為最后的通車奮力勞作,揮灑著晶瑩剔透的汗水。“我們將牢記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埋頭苦干,確保寧韶高速順利通車”。(通泰公司 寧韶項目)
下一篇:項目深觀察丨中游第一磯,高速駛入202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