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橋新青年|夏琪:帶著一身晴朗,與美好生動相扣
【人物檔案:夏琪,男,1994年生,工程師。2015年入職湖南路橋,先后參與常德沅水四橋、龍瑯高速三標、平益高速十三標等項目建設,現任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副總工。】
兩個月前,夏琪結婚了,婚禮的第一天,他鄭重地把自己微信簽名改為“生活晴朗,萬物可愛,未來可期”,頭像也換成了他身著蘇格蘭風格的禮服,牽著妻子的手,奔跑在山林之間的照片。
與他唯美的愛情相比,夏琪與路橋的情緣已走過“七年之癢”。從測量員到測量組長、工程科長,再到今天的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副總工,成長為項目建設的重要技術骨干,夏琪說,對自己所鐘愛的路橋事業,用熱血和汗水澆筑,是最好的交代。
▲2020年,夏琪參加二分公司青年座談會
主動作為:偶然中的必然
七年的路橋生涯,夏琪有一些在外人看來“詫異”的經歷:他大學所學專業其實是房建工程,與他后來從事的路橋施工并不完全對口;從最開始的常德沅水四橋,到后來的平益十三標,再到現在的暮坪湘江特大橋,他似乎總是在備受關注的大項目上;作為一名施工管理人員,他卻有著豐富的“團系”經歷,從沅水四橋項目團支部宣傳委員,到平益項目團支部書記,現為二分公司團總支委員。
關于這些“詫異”,夏琪給出的答案要么是“誤打誤撞”,要么便是“緣分使然”,其實,如果走近夏琪,你不難發現,這些“詫異”從來都是有因可循的,那些令人羨慕的機遇,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而是他主動所為而得。
從沅水四橋到平益十三標,在夏琪看來只是公司一次平常的工作安排,而他所不知的是,他之所以能參與平益十三標白泥湖湘江特大橋這樣的控制性工程建設,與他此前在沅水四橋的優秀表現有著極大的關聯。在之前的沅水四橋,雖不是專業對口的夏琪,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能動性,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他常忙里偷閑學習橋梁工程技術相關知識和工程試驗知識等,他所在辦公室的燈經常半夜還亮著,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掌握新技術、新知識,快速地應用于工作中。
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讓項目領導大為欣賞,尤其是他彼時“師父”的高度認可,后來就帶著他從沅水四橋,到平益十三標,再到現在的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他經常會為了解決技術方案中的難題而廢寢忘食,并且在方案實施過程中,能夠深入現場,為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當時和他在平益十三標并肩作戰的同事黃鐘書說到。
一路被機遇垂青的夏琪,也從來沒有讓大家失望。在平益十三標,作為工程科科長的夏琪負責工程技術工作。該項目為平益高速關鍵性控制工程,項目技術難度大:7個主墩樁基126根、最長鉆孔深度110多米、5個大型深水鋼圍堰抽水深度30米以上,是全省最大深度的鋼圍堰施工;項目工期異常緊張,需要在一個枯水季中搶出所有基礎。
▲建設中的平益13標,攝于2022年4月
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夏琪不講價錢、不講條件,展現出驚人的韌勁——不了解湖區超長鉆孔樁、深水矩形圍堰施工工藝,他就仔細查閱圖紙規范認真琢磨,網上查閱同類型施工工藝技術文件,現場與同事溝通交流,直到弄懂為止;工作安排不過來,他就自己頂上,經常在施工現場加班至深夜,直到解決問題為止。對關鍵施工工序,他更是堅持現場蹲守,在主橋深水圍堰封底施工中,從測量用的測繩校核到封底過程數據測量,他都和現場技術人員在一起;在主橋掛籃施工中,從掛籃預埋件施工、掛籃預壓、掛籃澆筑前后檢查到掛籃行走前后的檢查,這些稍有大意便會造成嚴重安全事故的控制點,他總是堅守在現場詳細檢查。
二分公司副經理陳繼發稱贊道:從測量崗位到工程技術崗位,他能夠迅速適應并快速成長,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型人才,與他極強的責任心、肯吃苦的精神以及謙虛好學的態度是息息相關的。
發現美好:變無趣為有趣
在所有跟他熟悉的同事眼里,夏琪似乎是一個從來沒有負面情緒的人,總是積極陽光地面對身邊的人和事。“這并不是說,我就沒有遇到困難,也沒有負面情緒;我只是比更多人懂得,如何把無趣變有趣,其實這也不難,只需要一雙會發現美好的眼睛”。
初到項目上的夏琪,他完全沒有不適應,或者說對項目條件有抱怨,“項目雖然沒在城里,但是,公司已經為我們提供了相當的方便,起碼宿舍有空調,有網絡,公用設施也是一應俱全;雖然是集體宿舍,這樣也讓我們的生活不孤單嘛”,在夏琪眼里,項目的集體生活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大部分的新進人員,一開始都會被安排從事測量工作,而這份工作往往成為不少新人的攔路虎,許多新人因為吃不了這種戶外作業的苦,早早地選擇了放棄。夏琪也曾對這種枯燥的戶外作業,產生過負面情緒,但他很快就調整過來了,“一是當時帶我的師父,對我產生的影響,他對測量工作的專注,讓我特別感佩;二是在項目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在測量工作之余一起跑跑步,讓整個身心得到放松,后來也想明白了,從事測量工作是一次很好的歷練,并沒什么好抱怨的”。
從事施工技術管理的人,文字工作經常讓他們頭疼,而夏琪卻愿意積極嘗試,并且成長為宣傳骨干。為什么能把外人看來無趣的事,做得如此有聲有色?夏琪說,難的不是文字寫作,難在自己能不能沉下心來,能不能從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快樂。在他看來,文字是情緒的紓解,是情感的表達,是可以讓人心情愉悅的東西。
▲2022年,夏琪在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部
近年來,夏琪除了完成項目重大技術方案編制外,還積極發表論文、編制工法、總結QC小組成果等,其中深度參與《湖區超長鉆孔樁泥漿質量控制QC小組》,每一項工作的推進,都充斥著枯燥的數字、乏味的專業術語,但他都堅持下來,并且出色地完成課題。“當看到論文得以順利發表,工法得到權威認可,QC成果得到上級嘉獎,那種獲得感,是可以抵抗所有的無趣的”。
成長密碼:永葆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是2017年8月夏琪在朋友圈分享的一句話,彼時,他剛完成沅水四橋的收尾工作。從2015年6月入職來到這里,兩年的時間,夏琪得到“前所未有”的成長,后來他說,他的夢想就是從這里啟航的。在這里,他不僅修煉和提升了測量等技術,也在耳濡目染中,對路橋建設事業有著深刻的理解,“以前總是聽到那句‘遇山開路,逢水架橋’,也只是停留在一句口號式的理解上,但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深刻體會到路橋人工作的價值,才能體悟到大國工匠的深刻意義”。
在夏琪看來,所有能支撐路橋人奮勇作為的力量中,最重要的便是赤子之心,一個人能永葆赤子之心,才會有對技術的精益求精,才會有對事業的永不懈怠,而這些,他在路橋人身上都能學習到和感受到,這種精神也持續地影響著他,讓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在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上,作為項目副總工的夏琪,同樣也是“項目突擊隊”的成員之一,正在全力沖刺著每一個施工節點。每天明媚的朝霞鋪陳在江面上,閃爍著無數的金光,也映襯在他的臉上,閃現著這位90后路橋人的生動美好。在他身邊,還有一大群迎著朝霞,用一身晴朗,與美好相擁的路橋人,他們既是路橋的新生力量,也是路橋前輩的力量投射。
▲暮坪湘江特大橋項目黨員突擊隊合影
下一篇:路橋新青年|龍姣:十年一品“姣”如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