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姚來英調研三王村步游道項目——贊揚“路橋湘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
7月15日下午,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姚來英赴三王村步游道項目現場實地調研。省國資委副廳長級干部陳國輝、慈利縣委書記邱初開等參加。作為交水建集團援建三王村步游道項目攻堅小組的組長,交水建集團董事、湖南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在現場全程介紹項目建設情況。
姚來英(右一)在三王村步游道調研途中聽取楊宏偉(左一)匯報
姚來英沿著新修好的步游道登山步行,從項目起點看到終點,楊宏偉一路向姚來英介紹項目相關情況。
當得知項目自正式施工到完工僅僅只有6天放晴,50多名工人幾乎每天都穿著雨衣雨靴通過搭雨棚的方式冒雨進行施工,工作人員創造性使用“溜槽+馬匹”運輸等方式克服山路狹窄陡峭、中間500米的爬坡路段垂直高差達160米給材料運輸帶來極大挑戰等困難,50天工期,40天即全部完工。姚來英表示,湖南交水建集團旗下的湖南路橋不愧于“路橋湘軍”的稱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
當了解到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就地取材、節約投資”的原則,充分利用原有石板,從山上尋找零散石塊直接利用,加寬修整為漿砌石板梯道,盡量減少新建混凝土梯道。使用溜槽運輸,搭設雨棚施工,節約人工提高效率,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使工程總造價減少一半。姚來英表示滿意,他指出,扶貧資金就是要用在刀刃上,就地取材既節約資金又減少環境破壞,還能最大程度的體現古道的原有風貌,大家確實想了很多實用的新點子,創造性地完成了古道重修任務。
當看到步游道原石板臺階利用漿砌勾縫保留修整完好,實現了“修舊如舊”的效果。沿線利用材料堆場改建為觀景臺,施工水池改造為景觀池,施工雨棚支護鋼筋作為仿古護欄的澆注鋼筋等,這樣既節約材料又保護生態,重修出來的效果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一致,姚來英連連稱贊。姚來英表示,步游道是古道重修,為的是充分開發三王村的旅游資源,一定要盡量還原其歷史原貌,保護好生態環境,從現在重修建成后的道路來看,達到了當初省國資委要求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生態環保、實用安全”的預期效果。從走訪該村百姓了解的情況來看,當地群眾對我們重修這條步道都非常歡迎十分感激,交水建集團及其旗下湖南路橋和交通設計院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重修后的步游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效果。”慈利縣委書記邱初開對楊宏偉如是說。三王村步游道是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搶抓的重點項目。道路直接聯通該村九組與十組,解決了當地村民“出行難”問題。三王村位于風景區四十八寨中心、五雷山景區東麓,道路重修對于開發利用該村旅游資源意義重大,是一條旅游發展之路。同時,該道路直接連接當地杜仲生產基地,對促進當地藥材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此外,該道路自唐代以來就是鄂西南、湘西北地區香客朝拜五雷山的必經之路,是歷史文化之路。接到省國資委援建任務后,交水建集團高度重視,明確由湖南路橋牽頭、交通設計院配合援建,經過全體建設者40天的攻堅作戰,古道重修完工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10天。一條當地群眾期盼已久的致富之路,帶著厚重的歷史印記,以全新的面貌如期而至,匯聚成千千萬萬條新時代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王術飛、副總經理楊春會一同調研。(黨群工作部 石偉林)
下一篇:技術交流促發展 分享經驗共提升——集團舉辦隧道工程施工現場觀摩及技術交流活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