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利縣三王村步游道主體工程完工
7月9日,慈利縣三王村步游道主體工程提前10天全部完工,現正在進行綠化、掃尾工作。
該工程位于三王村九組和十組的大山之間,古道重修工程線路長2公里,其中500米的石板路垂直高差180米,陡坡多,工期緊,施工條件艱苦。由于雨季施工,6月3日進場至今,只有6天放晴,其它時間基本是大中雨甚至是暴雨,期間遇到2次道路塌方斷路,2次漫水橋漲水。山路狹窄陡峭,地勢錯綜復雜,車輛無法直接進入施工地帶,施工材料依靠人扛、馬馱、皮卡車轉運,給施工新添了一道難題。攻堅小組創新運用溜槽運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節約投資,做到“修舊如舊”。37天風雨無阻的堅守,50多名工人穿著厚重的雨衣、雨靴,冒雨進行路面澆筑施工,每天一身泥、一身土、一身汗。
回首建設歷程,各級領導關心重視、靠前指揮,突擊隊員不畏艱難、勇于勝利,共同鑄就了建設豐碑。
接到省國資委援建任務后,交水建集團高度重視,明確由湖南路橋牽頭、交通設計院配合援建,成立了以交水建集團董事、湖南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為組長的攻堅小組,全權負責項目建設工作。集團領導多次到現場一線調度指揮,定方案,解難題。建設期間,集團安排副總經理楊春會擔任現場指揮,從臨近的二分公司臨澧項目抽調精兵強將負責游步道建設。
針對材料運輸困難的問題,項目部人員創新采取“溜槽”運輸方式,成功解決山路陡峭段混凝土運輸問題。針對暴雨積水沖涮問題,施工中采取邊集水邊分段分流的措施,成功解決了暴雨沖涮邊坡的情況。施工期間,所有工人配備雨衣、雨靴,現場搭建遮雨棚,分段施工。同時注重團隊精神建設,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凡事沖在一線,風雨無阻,在陡峭山道上普通人爬一趟要一個半小時的山路,工人們一天要來回爬上五六趟,但工50名施工人員無一中途退場。
同時,堅決貫徹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姚來英的 “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生態環保、實用安全”的指示精神,對于原石板臺階尺寸基本一致、排列基本規律的,采取保留修整原石板;對于原石板臺階尺寸不一致、排列無規律的,采取漿砌梯道;對于無石板臺階的,采用新鋪混凝土坡道。并就地利用山上有部分石塊漿砌梯道,在沿線設置觀景臺、景觀池、護欄等利用樹葉印模等做好仿古處理。在破土部分采用種草子進行防護,施工垃圾集中處理。
經過37天的攻堅作戰,項目部全體員工日夜加班,克服山區施工、雨季施工等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722級砼踏步,358級漿砌踏步,578級拼接踏步修整,近800米人行砼路面,以及沿線水溝、護欄、綠化等工作,一條全新的步游道如期而至,正從山谷中醒來,沿著唐人走過的足跡,蛻變成一條文化之路、產業之路和致富之路。(黨群工作部蘇美滋,二分公司 唐文成)
下一篇:集團與交通設計院簽訂菲律賓卡馬拉尼甘橋設計分包合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