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來時的路 集團開展司慶65周年“尋根之旅”

重走大慈公路

“尋根之旅”,出發!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65年前,117名湖南路橋前輩從慈利出發,一路披荊斬棘、風雨兼程,開啟了湖南路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65年后,帶著光輝和榮耀,湖南路橋重回大慈公路,開展尋根之旅活動,激勵集團廣大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力奮斗。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龔智輝,慈利縣縣委書記邱初開,副縣長李新龍、滿金華、王大云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曾參建大慈公路的吳名洛、于文正、譚敦明等三位老同志特邀出席?;顒拥玫揭环止救f助。

捐贈助學
感恩是對路橋歷史最好的溯源。“飲水思源、心懷感恩”。4月22日上午,活動首站來到慈利縣甘堰鄉四坪小學舉行捐贈儀式。四坪小學位于大慈公路沿線,曾經,沿線的父老鄉親為修建大慈公路出工出力、送菜送糧。今天,湖南路橋關愛桑梓,澤及后世,向學校捐贈10萬元助學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資助貧困學生,把社會責任放在了心頭。
捐贈儀式上,數十名小學生早早排列整齊,端坐操場,臉上滿是期待的笑容。簡短的流程后,龔智輝代表集團將助學金支票轉交校長,孩子們歡呼雀躍。

楊宏偉叮囑同學們好好學習
楊宏偉對同學們說,我們是帶著愛心而來,帶著希望而來,帶著責任而來。希望同學們珍惜美好時光,砥礪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學習,全面發展,掌握真才實學,努力成為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才。
針對這次活動,龔智輝表示,回顧和紀念這段歷史,就是為了不要忘記那段艱苦創業的歲月,不要忘記那些為了路橋事業做出貢獻的先輩。這既是一次尋根之旅,也是一次心靈之旅,更是一次紅色之旅。

參觀大慈公路
傳承是對路橋歷史最好的紀念。上午九點,全體人員驅車來到大慈公路進行參觀。回到當年戰斗過的地方,吳名洛等三位老人激動萬分,大家也對發源地心潮澎湃。
“那時候的環境相當艱苦,大家穿的蓑衣草鞋,缺水缺糧,經常一個禮拜吃不上一次肉。”87 歲的吳名洛老人說。
“那時候修路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鉆、挑、抬。唯一的運輸工具是‘獨輪雞公車’,大家手上都是血泡、繭。” 83 歲的于文正老人拄著拐杖,聲如洪鐘。
即使是在這種惡劣艱苦的環境中,老路橋人憑著對建設新中國的滿腔熱血,保證了工程質量,提前實現一個季度通車,為國家節約資金19.7萬元。
昔年的大慈公路,如今沿線已是千家笑語。“我們重走大慈公路,開展尋根之旅活動,就是為了緬懷前輩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歷史功績,為了激勵集團廣大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力奮斗。”楊宏偉講述了尋根的初衷。

司慶65周年“尋根之旅”座談會現場
發展是對路橋未來最好的祝福。上午十點半,司慶65周年“尋根之旅”座談會在慈利縣萬福酒店召開。大家撫今追昔,共話未來。
龔智輝首先致辭,他說,湖南路橋的全部歷史都是從大慈公路開啟的,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回望來時的路,我們深知如果沒有黨的領導,沒有社會各界的關愛,沒有數代路橋人的辛勤付出,就不會有湖南路橋的今天。比較他人的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差距。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必須瞄準新時代的新坐標,砥礪前行、接力奮斗。遠眺前行的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三位老同志再次分享了數十年的工作經歷和感言,老人家感慨,現在修路的條件比以前好出太多,大家要好好珍惜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大有可為,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65年艱苦創業、由小到大、不斷發展;65年敢為人先、勇于求索、不斷創新;65年薪火相傳、人才輩出、屢創輝煌; 65 年黨建引領、不忘初心、勇于擔當。楊宏偉在座談會上以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題,講述了湖南路橋65年來的歷史和成就。
楊宏偉說,今天的活動,既是建司65周年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次對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要求的學習和重溫。不忘初心,就是要時刻銘記我們的所來之處。不忘初心,就是要清醒判斷我們的現實方位。不忘初心,就是要勇于擔當我們的偉大使命。

湖南路橋與慈利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會上,湖南路橋與慈利縣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慈利縣委書記邱初開代表慈利人民,歡迎湖南路橋尋根回家。他說,慈利為湖南路橋感到驕傲,相信湖南路橋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淀,一定能走得穩健,走得更遠。他希望,慈利縣與湖南路橋要共同珍惜、共同傳承這段歷史,加強聯系,促進雙方聯系交往融合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之下,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下,攜手共進,合作共贏。
從深山走向大江大河,從國內走到國外,65年來,湖南路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65年后,且看湖南路橋鵬飛九天以壯神州。
集團班子成員、高管,機關部室部長,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慈利縣教育局、縣交通局、縣住建局、縣公路局、甘堰鄉有關同志參加活動。(黨群工作部)
下一篇:熱烈祝賀楊宏偉董事長獲得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