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先導 索飛洞庭 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橋先導索架設成功
科技先導 索飛洞庭
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橋先導索架設成功
無人飛行器起飛條件具備,只等一聲令下
飛行器騰空而起
工人密切配合在放索
放飛
飛行器平穩飛向對岸
先導索架設成功,歡慶的掌聲響起
先導索從岳陽岸飛向向君山岸 ,起飛全景
4月28日上午,集團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橋項目部利用無人飛行器牽引先導索過湖的方法,順利完成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橋先導索架設任務,實現兩岸空中“會師”,這標志著大橋施工由下部施工轉入上部結構安裝工序,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進行鋼桁梁安裝,明年年底前竣工通車。
岳高速洞庭湖大橋位于岳陽市七里山,全長2390米,東起岳陽,西接君山,跨越湘江河道,是一座主跨1480米兩跨不對稱鋼桁梁懸索橋。大橋關鍵受力結構為主纜體系,單根主纜長2600米,重達10624噸,由175根索股組成。大橋建設于浩淼的洞庭湖上,施工條件復雜,建設規模宏大,千米級懸索橋先導索過江施工受地勢、氣流、水域條件、航道要求等影響,一直是主纜施工的技術瓶頸。
在國內大跨徑懸索橋施工中,通常采用人工拽拉、拖輪牽引、火箭拋送、熱氣球牽引和直升機牽引等先導索過江施工方法。為保證先導索過江安全、高效,通過多方論證,承建大橋的湖南路橋集團最終決定,采用經濟適用且具有創新意義的無人飛行器牽引先導索過江的方法。同傳統施工工藝相比,無人飛行器有體積小、重量輕、操控簡便、安全高效、且不受地形影響,無需封航等優點。
上午11時許,一臺八翼無人飛行器從岳陽岸主塔門架起飛,飛行7分多鐘將直徑2毫米的纖維繩先導索牽引至洞庭湖對岸的君山側塔頂,完成兩岸牽引繩對接,大橋實現空中“會師”。作為大橋施工控制關鍵節點,先導索牽引完成后,將利用卷揚機以小繩牽引大繩的方式,經過八次循環牽引,完成鋼絲繩直徑為36毫米的主牽引繩架設,隨后利用主牽引繩完成鋼絲繩直徑為54毫米的貓道承重繩、直徑60毫米的門架承重繩、以及主纜索股牽引,最終完成貓道施工和主纜架設,并將兩岸索塔將連為一體,形成空中通道和作業平臺。
據介紹,根據大橋建設的總體工期安排,計劃7月份完成貓道架設,年底完成主纜及索夾安裝,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進行鋼桁梁安裝,力爭在明年底前竣工通車。
在現場,業主總經理梁振西、集團董事長方聯民、業主總監賀淑龍出席并接受媒體采訪,集團副總經理盛希出席。中國交通報、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紅網、人民網湖南頻道及岳陽地方媒體現場采訪。(姚躍初 李楠 長江分公司 陳丹丹 夏杰)
下一篇:集團董事長方聯民考察武船重工和中鐵科工 返回列表